倫敦地標建築“碎片大廈”(The Shard)是歐洲最高建築貝克漢姆的紋身是中國古諺“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”
  中新網2月11日電 張玉洪是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的訪問學者,初來英國的他發現,中國的記號在英國隨處可見,中國的物品來到英國走進了千家萬戶,但是中國人來之後留下了什麼呢?BBC日前刊發了其留學日記,原文摘編如下:
  2013年12月12日,在我乘坐的CA937(北京-倫敦)航班上,300來人中,大多數是中國人。到倫敦後才發現,處處有中國的痕跡。比如我的房東家裡不少東西都是中國造。一臺東芝多合一電視機,帶DVD光驅,是中國1999年製造的,在中國卻很罕見。又比如家居用品不少都是中國生產的。在大超市,淘大醬油、李錦記老抽並不鮮見。
  這都不算,在倫敦街頭,有不少旅游紀念品在賣,比如大本鐘、電話亭和皇家警衛的小擺件都產自中國。在服飾與食品零售品牌Marks&Spencer店里,連女王像的小胸章也是中國造!
  更典型的例子是:在倫敦的最高建築“碎片大廈”(The Shard)亦是歐洲最高建築,在樓下的導覽圖上,“衚衕”兩字格外顯眼:它是位於33層的餐廳,由Aqua Restaurant Group打造,共設130個座位,供應新派中國北方地區佳餚。
  其官網上的菜單顯示,有貴菜名曰:“聖旨到”、“大紅燈籠高高掛”、“包青天”。亦有便宜的龍抄手、衚衕擔擔麵。
  除了產品、文字和餐館等無聲的中國印跡之外,在倫敦,流動並居的中國人則是這座城市不可或缺少的風景。
  如果你去逛街,會發現中餐館“紅滿天”的老闆說得真對:“這幾年,華人太多了。在倫敦每個角落都能看到”。
  我認識的Claus夫婦,普通話水平高。她們的大女兒普通話水平堪稱一甲。她說,“學了七八年中文。這兒有很多少臺灣人。我要和他們分享教義,用中文當然更好”。
  《每日郵報》封面頭條“我們為何要給予中國2700萬英鎊援助?”
  在我訪學的威斯敏斯特大學媒體、藝術與設計學院,研究生中至少四分之一以上來自中國,在英國其它大學,求學的中國學子亦不少。一天,我到大英博物館參觀,中國游客的密度讓人咋舌。更傳奇的是,我居然遇到今年7月剛到紐卡斯爾讀研的學生琦。沒有預約就突然遭遇,這極小概率事件只能說明: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了!
  英國《華商報》去年報道的數據顯示,2012年英國在中國的各使領館共簽發491,130個簽證(2011年,459,000個)。其中旅游簽證(包括商務旅游)達到216,240個。在英讀書的學生則從2011年的239,000跌到197,000人。
  中國的貨物來了,中國的人們來了――前者走進了英國的千家萬戶,後者則有意無意與當地人進行了交集,在倫敦則成為33%外來人中的一部份。可問題來了,中國人來了,他們留下了什麼?
  在聖誕節那天,房東Wini請我們三位中國租客吃飯。我說我們讀書時都知道英國工業革命,然後問他們中小學時是否學過中國相關的歷史。Wini說,“我們學世界歷史時,主要是歐洲史;印度史和朝鮮史也會有一些”。
  貝克漢姆的紋身是中國古諺“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”。
  事實上,就Wini家來看,電視的頻道里是沒有CCTV(央視)的。當然,這隻是一個倫敦家庭,但或是一個典型的縮影。在超市和書店售賣的圖書里,你會發現中國題材的書要麼沒有,要麼在極不重要的樓層。
  在短暫的觀察中,我發現倫敦媒體多持批評中國或防範中國的論調。最典型的是去年12月16日《每日郵報》封面頭條《Why Are We Giving China £27m In Aid?》(我們為何要給予中國2700萬英鎊援助?),批評英國首相卡梅倫向中國示好,理由是中國剛把火箭發射到月球,而且是一個經濟強國。另一個例子是SKY TV 12月17日的頭條新聞是關於中國宗教信仰的報道。
  所以,我們不要一看到貝克漢姆在身上的紋身居然有中國古諺“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”,就以為中國文化怎樣怎樣大英帝國了。倫敦市長鮑裡斯·約翰遜曾在著作寫道:“中國文化影響近乎零,亦不會增加”。一個佐證是在各大音像店,中國電影人的碟很少:在FOPP音像店,我看到的只有:李安的《色戒》、張藝謀的《十面埋伏》、王家衛的個人合集,賈樟柯的三部曲和婁燁的《春風沉醉的晚上》。
  還是王洛賓唱得好:我和你是河兩岸,永隔一江水。中國與英國之間,何止一江水,現代化的飛機直飛,也得11個小時,從格林尼治時間到北京時間,整整8個時區。  (原標題:英國訪問學者張玉洪:中國人給英國帶來了什麼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x38hxxl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